与助听器验配师聊从声音了解五脏健康状态

2025-03-23

最近看到短视频一位老中医在谈自己的理论,但评论群里却是各种挑剔责声一片,今天又刷到一位老中医一直在强调情绪可以治病,情绪是一种社会疾病,他几乎用呼吁的方式,可是令人遗憾的是:一个很奇怪的现象,几乎没人听他在说什么,而是指责看诊时间少了,坐姿似乎太放松了,没多一些给病人安慰,尽是要求老专家的安慰,想到这个情景,不难静想:成人的情绪已经不堪到需要医生安慰?

图片

      **合理的理由是:你是医生,我是患者。理所应当的应该给一些安慰。亦即大众常谈论的需要医生的情绪供养,可事实是,安慰也不见得能听得进去?医生也是普通的脑力劳动者,**多的是医学健康知识,体质耗损也同样厉害,他又有多少情绪价值提供给一天几十个患者的情绪能量?

      自然我们每一位都要担当起自身的情绪修复,否则呢,都把自身健康问题甩锅给医生或情绪甩锅给他人,谁都会累,再强大的医生也会累倒,理解则显得难能可贵。更何况,对声音敏感的人群随处可见,突然气败坏发怒,如果老中医不合时宜的进行安慰劝解,遇到听声就炸锅的患者又该如何?遇到暴怒的人,闭口沉默是**的处置,小编偶遇不少次,尝试开口完全是个错误。能做的是,沉默闭口静待对方火气消完再根据情况进行下一步,必要时可能换环境和换沟通人员。  

       一直以为,爱情故事是小说永恒的话题,作为助听器验配师聊的还是关于声音健康的话题:



      根据中医理论,五脏与声音有对应关系,通过观察发声特点可初步判断脏腑健康状态。以下是具体分析及调理方法:

一、五脏对应的声音及异常表现

1. 肝——呼与叹

    • 正常:肝气疏泄时声音平和。

    • 异常:若常发怒、大喊大叫,多为肝火过旺;频繁叹气或“嘘”声长叹,则提示肝气郁结。

2. 心——笑

    • 正常:适度笑声反映心神安定。

    • 异常:无故大笑或情绪失控(如狂笑、苦笑),可能为心气不足或心火亢盛。

3. 脾——歌

    • 正常:歌声嘹亮有力。

    • 异常:说话声低微、唱歌无力,多因脾气虚弱;若出现“登高而歌”等异常亢奋行为,可能为脾阳过盛。

4. 肺——哭

    • 正常:情绪性哭泣后可恢复平静。

    • 异常:无故悲泣、声音低弱伴气短,常为肺气虚;若咳嗽声重、呼吸粗促,可能肺有实邪。

5. 肾——呻

    • 正常:无病理性呻吟。

    • 异常:常不自主哼唧或“吹”声微弱,多因肾气不足,可能伴随腰膝酸软、记忆力减退。



二、声音调理法:六字诀

中医“六字诀”通过特定发音调节脏腑功能:

• 嘘(xū):疏肝理气,缓解肝郁或肝火。

• 呵(hē):清心降火,改善心慌、失眠。

• 呼(hū):健脾益气,增强消化功能。

• 呬(sī):宣肺排浊,缓解咳嗽、胸闷。

• 吹(chuī):补肾固精,改善腰酸、耳鸣。

• 嘻(xī):疏通三焦,调节全身气机。



三、日常调理建议

• 饮食:肝火旺可饮菊花茶,心气虚宜喝枸杞枣仁茶,脾虚多吃山药、大枣。

• 情绪:肝郁者可练习深呼吸或“嘘”字诀,肺虚者避免过度悲伤。

• 作息:肾虚需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熬夜。

需注意,声音仅是辅助判断依据,六字诀也可以作为自我预防和自我调节,具体健康问题则建议结合其他症状及专业中医诊断。比如望闻问切算五诊合参辨症施治。日常可以学习一些中医知识增强疾病预防认知,病从浅中医始终是我们维护健康的关键认知。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**篇